本地賽事: 香港國際雜耍盃2018精彩摘要
「香港國際雜耍盃」已成為一年一度的香港雜耍盛事,每年的7月1日在坑口社區會堂舉行,至今比賽已舉辦到第七屆,由2012年開始舉辦。今屆因比賽相比往年有更多的不同,由其今年的名字有所變動,因為今年賽事名稱加上「國際」二字,表示本港賽事在世界上變得更為人熟悉,一年比一年吸引更多外地人到訪及參賽,今年的外藉評判團及參賽選手都非常陣容鼎盛,感謝他們到來支持。除此之外,今年還新增了Battle賽事,令比賽更耳目一新。在憶述當天的精彩前,先恭喜所有得獎者,還感謝所有參賽者落力演出,為比賽生息不少,以行動支持香港雜耍發展,以及感謝所有人以不同形式去支持比賽的舉行。
決賽前要
今年比賽的小學和中學及大專個人組別是先有初賽階段,在眾多參賽者中,每組挑選大約十幾個名額出線決賽,所以初賽時大家都很盡力使出渾身解數,希望可以進身決賽。
陣容鼎盛的評判團
首先介紹一下有甚麼著名的表演者為比賽擔任評判。
日本扯鈴協會會長—齋藤哲範
鏡劇厘馬戲(LDC)團長—石竣綺
扯鈴表演經驗豐富的卓家宏
扯鈴新星—鄭湧蒼
本地大賽冠軍—潘穎樑
年青魔術冠軍—張樂賢
早上賽事
比賽在早上9時開始第一個組別的賽事,小學個人組別。他們一大清早便要來到場館,睡夢惺忪地前往比賽地點,但到他們演出,他們又表現得精力充沛。現在的小學生的雜耍技術都不遜色,直立鈴、雙鈴、雙碟等的技術都能夠掌握到,個子小小但做出不少形體動作非常大又困難的花式,是值得給予他們多一些掌聲以示鼓勵。
國際和中學及大專個人組別
小學組的比賽完結後,就到年青人及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出場,他們的表演更加成熟,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招式,見到不少比賽常客在一年間又有進步和突破。今年的國際組有一位日本代表、一位台灣代表、四位澳門選手及數七位本港選手。
日本的花田充(轉碟表演者)和台灣的張紘綸(扯鈴表演者)有更多非常有視覺效果的表演,張紘綸現在只是小六,但技術十分驚人,外地選手果然很有自己一套的風格而且實力很強。
團體組別
所有的個人賽事完結後,就到小學和中學及大專個人的團體賽事。小編覺得香港的團體組別是本土賽事的特色之一,因為大家都很願意花心機設計演出,更盡現每一個團隊的風格。
一眾同樂
到了較輕鬆的賽事了,其一是今年新增的Battle賽更有很多有趣的場面,既新穎又刺激,而Battle的參加資格是全場最高分的8位可以參加,小編當天都能夠參加,第一場就與自己隊友對疊……再之後的Battle大家越玩越興奮,開始用對手的道具演出。
之後勝出者可與客席評判Battle!!!
張紘綸 VS 鄭湧蒼
花田充 VS 卓家宏
羅樂驄 VS 石竣綺
李韋樂 VS 齋藤哲範
之後是每年比賽都有的耐力賽開放給大眾參與,讓大家一起參與更多,項目包括轉碟離手反棍、拋雙鈴、拋五球、花棍過腰、頂技耐力。
今年的頂技賽是新增的,但選手羅樂驄已輕易維持上限時間5分鐘了,評判之一劉樹榮、李韋樂與顏國峯都是維持得很穩定的一群。
嘉賓表演
今次有鄭湧蒼(扯鈴表演者)及石峻綺(雜耍表演者)為大家送上精彩演出,兩位都是今屆IRC東亞區大賽的參賽選手,鄭湧蒼更是冠軍級人馬,他們的表演真的不能錯過。
頒獎時間
再次恭喜各個組別的得獎者,他們的演出都非常精彩!(小編都有得獎呀!)
小學個人組
中學及大專個人組
小學團體組
中學及大專團體組
得獎名單
如想了解更多比賽資料,可到香港國際雜耍盃Facebook專頁參考(詳情如下)。
附加活動
在比賽翌日,在同一地點早上有雜耍交流日,好讓公眾及雜耍人們有互相了解雜耍心德的一個活動,當天大家都很雀躍地請教客席評判們,外地來到的雜耍人也很樂意參與其中。(小編非常想與花田充先生有更長的交流時間,可惜他要早上回到日本,只能與他有短短的學習時間。)
一起透過片段看一看當天練習情況。
每年的7月1日的比賽就像各位雜耍人的一個自我總結的時間,看看在一年間有多少的突破,並且在比賽其中互相勉勵、互相切磋,發現別人的可取之處,互相學習。小編我由第一屆已經有參與其中,今年更是最後一年用學生身份參加,看見比賽規模愈來愈盛大,繼漸多外地人來臨參加都非常高興,希望香港的雜耍比賽可繼續讓世界各地的人認識,衝出亞洲。
圖片來源:香港國際雜耍盃Facebook專頁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kvpjc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