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耍歷史與發展—轉碟篇

雜耍項目眾多,歷史發展能追溯至遠古。

1. 轉碟的歷史起源

在中國,轉碟又稱為耍花碟或耍盤子,它的起源可追溯至西漢(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),當年多是手持一隻碟子,現今可見的則可同時手控至少10套碟子。清代的蔣士銓編寫的《京師樂府詞》中的詩「弄盤子」,也有提及如何操控轉碟。

在西方國家,歷史記載遠見於1300年代。而現時常見的轉碟款式(圓錐凹陷的碟底)至少存在了115年。初期的花式是用不同物件平衡旋轉中的碟子,或在碟上放上東西,增加難度及趣味性,如用短手杖加上撲克牌平衡整套轉碟再在碟上加上蠟燭,當中常有小改動以方便表演。

2. 表演風格及近代發展

2.1  體操風格

體操風格通常見於中國。表演形式是手持多隻轉碟,要保持轉速,再配上高難度體操動作。在西方國家或外國也有體操風格的表演,相同的道具的樣式,但感覺上是馬戲團雜技的樣子。

2.2 靈活地使用道具

 

2.2.1 Rack/Table Plate Spinning

 

這類表演是用正常的碟或碗去配合桌子和架子表演,令它們在固定好的竹竿上旋轉或碟子在枱面旋轉,盡量令愈多道具轉動愈好,表演者要定時為道具加速。

 

2.2.2 Plate Waltzing

 

碟子華爾茲出現於1800年代中,這項表演的做法是用手令碟子在桌面或不同的平面上旋動,續漸增加數量。

 

2.2.3 Mouth Stick Plate Spinning

 

這類表演需要表演者用口叨著一支小棍去平衡整套碟,與此同時可加入其他花式,如雙手拋擲其他東西。

 

2.2.4 Dynamic Plate Spinning

Dynamic plate spinning被稱為花式轉碟。在眾多的種類中,這種較為易學,只要將碟放上竿頭,用手碗由慢至快扭動竹竿,如讓竹竿在空中畫圈,加快至一定速度便可停止讓竿子進入凹陷的碟底。

 

3. 香港本地發展

在香港,主要見到的花式動作有用棍或碟繞過身體、拋擲及平衡,特別之處在於如何合併多個花式成為一招新花樣,觀感上有更強烈的速度感。道具的樣式亦慢慢接近日本轉碟風格,即是加重碟的重量和有更多的保護以免使用者受傷。

 

4. 轉碟猛人榜

David Cain

 

他發展出這一套現已變成主流的轉碟形式及表演方式。他是一位資深雜耍人,非常了解雜耍歷史,他擁有一間世界唯一的雜耍博物館。

在他2008年上載的影片見到不同轉碟平衡及拋擲的新招式。大家可上互聯網搜尋。

 

CBO雜耍隊

 

他們常常尋求花式轉碟的突破,不只限於個人招式,更創作不同的團隊合作花式,每次表演都會帶給觀眾既新鮮又刺激的感覺,在本地屢獲殊榮,得到大家的肯定,他們更在2017年遠赴日本參加Japan Juggling Festival (JJF)日本雜耍節,在這個亞洲高水準的雜耍盛事中,他們晉身決賽並獲得團體組冠軍,證明他們的非凡實力,他們這次勝利絕對是為香港雜耍界寫上新一頁。

資料及相片來源:

International Jugglers Association: https://www.juggle.org/the-art-of-plate-spinning/

曲藝: http://gxgc.ahlib.com/datalib/2004/Sideshow/DL/DL-20040112142939

工具書庫: http://art.tze.cn/Refbook/Apabi_USP/entry.aspx?bi=m.20080410-m300-w001-049&ei=5EE15FC2740914DFF2CDE3795BE8D36C905A0808A9D639E94BCD305F5C6D95968087318D146D9A63&cult=TW&bv=1

深圳(國際)雜技演藝集團公司官方網站: http://www.szzaji.com/Article/zgzjsjzd_1.html